您现在的位置: 新泰市青云中学 >> 教学科研 >> 校本培训 >> 正文

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实施方案

作者:教导处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0-12-26
 

一、指导思想

随着“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小组合作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我校已初见成效,教师们基本掌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为了使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现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方案。

二、具体实施过程

1、构建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研网络,率先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地理五学科中树学科立标人。

  青云一中“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网络

组长

分管校长、书记

分管主任

学科

立标人

徐延瑞

张汝文

 

语文

 

魏志琴

 

王清军

数学

王秀华

刘允梅

贾西华

王秀华

英语

 

王红梅

高军和

毕泗胜

物理

赵尊全

李占刚

王怀占

地理

安存莲

 

2、划分小组

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分成6~8人为一小组,根据班级人数分成多个小组。在分组的时候要有一定的科学性,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各组成员实力相当,小组之间的综合水平基本平衡。要特别注意为班上的特差生找到一个理想的位置。小组自己推荐组长,也可以采取竞选组长的办法,下设副组长、学科组长、纪律监督员、记录员,全组全员参与,讨论生成自己小组的组名,口号等。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

3、组建的目的:让学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合作与竞争的良好局面。

4、小组成员分工:

组内成员是一个整体,小组是一个团队,强调集体行动,不搞个人主义,组内对于各种任务要有明确分工,并且要明确落实到人。

1)正组长: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对组员的学习、行为、思想等进行监督、督促和指导。包括随时与班主任及各任课教师联系,在同学和老师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起到上传下达,下达上报的作用。在其带领下,阶段性的对组规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负责本组的学习情况。同时,负责填写本小组一周内在校表现情况。负责开好周一的小组会议。

2)副组长:协助组长处理组内一切事务,同组长一起加强组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负责本组的学习情况及整个小组课前准备情况。在讨论后,负责发言人的提名来汇报本小组讨论的结果,同时,均衡组内成员到黑板板书的机会。

3)学科组长:分管各科预习、作业的收交、检查、记录,并及时将作业完成情况汇报给各科课代表,课代表核实后,将各小组作业完成情况登记到量化评比栏中。同时,负责统计一周中组内成员在该学科的发言次数并填好统计表。

4)纪律监督员:负责本小组的课堂纪律维护,对于上课出现的说话、嬉笑、打闹、递纸条等现象及时制止。

5)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的得分情况。避免误加或误减分数,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混乱。下课后及时汇报给各课代表。

以上设置,班主任、任课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用、整合、增减。

5、组织实施

值日班长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总结表彰前一天的优秀小组,激励士气;不定期评出 “合作学习优秀小组”,“积极参与之星”,“进步之星”等,每月评出月度冠军小组,进行表彰。

6、通过集体备课形成学案

教师必须实施超周备课。备课组成员以主备人的集体备课表进行统备(同年级同科教师轮流主备),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确定及突破方法、教学方法的确定、例题选择、训练题组、当堂达标等方面进行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做修正后,各任课教师再结合本班的实际,做二次备课,通过二次备课后方可使用,力求教学案的科学实用。

学案设计的有关要求

(一)学案的形式                学案体例(印发学生):

科目:       年级:          课题:                                  课型:             

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上课时间:

课题:

学习目标(主指本节课的知识目标,可含教学重难点,也可单列教学重难点)

情境导入:

 

预习导学(含预习内容、预学提纲)

课堂展示:知识点学习

归纳总结(内容由学生填写)

课堂反馈:当堂达标

课后巩固:布置作业

收获与反思

各部分说明: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要依据课标而拟定,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目标主要指知识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

    情境导入:(学案上可不出现,但在教学中一定要有)

旨在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主动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过渡。因此,所给材料要有趣味性,所设计问题要有挑战性。

情境导入的目的:

1)让学生产生疑问,造成悬念。

2)激发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预习导学:依据学生能学懂的知识,课堂上不教的原则,将这一部分内容编制成基本检测题,让学生通过看书,学习基本的概念,进而利用预学案进行自我检测自学效果。

预习导学的目的:

1)读懂文本,能从文本中找出所学知识的内容,重点以及初步了解解题步骤。

2)发现问题,能从文本中找出所学知识的难点,且形成问题。

3)启迪思维,能从文本所涉及的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课堂展示: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及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而拟定的讨论题,问题的铺设要具有指导性。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层层深入,逐步提高最终解决问题,实现难点的突破。(体现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

课堂展示的目的:

1)养成积极思维习惯,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2)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评价能力、和同伴协作能力,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

3)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

4)在展示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信心和勇气。

归纳整理:老师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获得的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归纳整理本节课获得的方法技巧。

归纳整理的目的:

1)加深知识的理解,对本堂课的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链。

2)提炼方法技巧。

3)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堂反馈:教师设计或挑选具有一定思考容量、小巧的题目让学生训练,巩固知识和培养思维能力。要尽可能达到形式的多样性,知识的针对性,内容的直观性,操作的简捷性,问题的层次性,反馈的及时性。

课堂反馈的目的:

1)了解学生对本堂教学活动的参与程度。

2)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3)了解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以便在下一环节中求得解决。

反思总结: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下,学生进行思维过程的重新整理、总结,达到认识的深化和认知结构的完善,在反思中发现新问题,又可以深化探究和延伸,并激发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开发发学生的潜能。

反思总结的目的:

1)通过学生自己的领悟获得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通过学生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过程中生成问题的解决,进行反思,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深化知识的结构。

3)通过不断质疑、析疑、释疑等手段,让学生在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总结和批判性的再思考,从而获得新知,能力得到升华。

(二)学案操作案要求

学案流程

操作编写要求

课时设置

 

1、教学目标

1)教师在操作案上写出目标确认的方法。

注明哪几个环节是一课时

2)明确时间限制

2、情景导入

1)教师在操作案上写导入内容

2)明确时限

3、预习导学

1)写出处理预习模块方法。如“全查或抽查”

2)明确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案上标出并写出解决思路)

3)明确时限

4、课堂展示

1)写出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措施

2)明确例题及巩固训练题组的解决方法。

3)剖析易错点,总结方法规律

4)明确时限

5、归纳整理

1)明确总结的重难点和方法

2)明确时限

6、课堂反馈

1)明确用时

2)明确达标方法及错误统计方法

3)明确错题处理方法

7、布置作业

1)明确完成时间及完成要求

7、教师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先学后讲。这是教学循序渐进的要求。新授课一般要经过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性的学习、探究,仍然不能解决某些问题、理解某些内容时,教师再进行精讲点拨。

   2)创设问题情境。合理的问题情境,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可以以课本内容创设、联系生活中的问题创设、以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创设。

   3)“三讲三不讲”。即重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教师备课时要仔细考虑)。教师每节课讲课的时间原则上不要超过20分钟。

  4)及时矫正反馈。学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弥补不足和纠正错误。

   5)作业的三不布置和三布置。不布置重复性的、惩罚性的、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布置灵活运用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提高探究能力的作业。

8、关于小组合作交流

1)自主预习阶段:

让学生在“导学案”的提示下整体感知教材,独立完成自学任务,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找到自己知识上的疑难点、确立小组合作交流的内容。

2)小组合作交流阶段:

在小组交流时,要求小组内必须由小组长负责、快速有效的进入交流状态,可以一人讲解,也可以多人交流、讨论。交流过程中,发言人不仅要说明答案,而且要说明解题思路、方法、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从该题中得出的一些规律。其他人要学会聆听,注意做好笔记;学会质疑,能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提出本小组内交流也解决不了的问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他们的职责。教师的参与和调控:教师巡视学生的交流,把这个过程当作进一步了解学情的机会,当作“二次备课”过程,当作诱导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样,教师就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明白学生学习的难点及易错点,收集整理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从而触发自己教学灵感,为精讲打下基础。

3)交流展示阶段:

    准备展示:学习小组根据教师要求有针对性地深入探讨1--2个问题,以便能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研讨,进一步理顺思路,形成正确答案。并选择、组织语言或板书内容,为展示做好充分准备。

    分组展示:由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展示并讲解本小组探讨的问题,本组或其他组成员可以补充或纠正。可以是口头展示(读、讲、演、唱),也可以是板书展示。口头展示声音全班同学必须听到,板书展示字迹要清晰可见。教师要给学生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能力。可以由学生批改或纠错,教师可给予简要的引导和点评。

4)拓展提升阶段:

在分组展示、解疑释难、归纳总结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评引导或配以变式题、多解题等,诱思导学,拓展知识和思维方法,升华学习内容,进而提高学习能力。但是,教师要精讲。

5)归纳总结阶段:

对本章节学习内容依据“三维”目标进行归纳总结。此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谈学习此章节知识的体会或应该注意的地方、最想表达什么,对教学中好的建议设想等,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补充完善,很自然就落实本节课的目标。

6)小组评价问题: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其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鼓励学困生积极回答问题,按56号回答问题加计4分,34号加计2分,12号加计1分的办法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定期评出优秀学习小组。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

附:学生课堂活动评价一览表

班级___________组次_________

 

周次

积极发言、倾听情况

材料收集展示情况

小组合作、讨论情况

知识掌握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

探究性活动情况

 

 

 

 

 

 

 

 

 

 

 

 

 

 

 

 

 

 

 

 

 

 

 

 

……

 

 

 

 

 

 

 

 

 

 

 

 

评价得分

 

 

 

 

 

 

 

 

 

 

 

 

 

三、课堂教学观察量表

课题                   执教班级               执教人            

评议项目

         

分值

得分

 

20

学习

目标

目标明确、具体、全面,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

 

符合课程标准、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

 

学习

 

内容

学案围绕目标设定,体现“四为主”教学思想。

2

 

教材分析透彻,重难点设计恰当,容量适度,知识展现逻辑性强,无科学性、思想性错误。

3

 

导学问题恰当合理,问题情境科学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激活学生思维。

3

 

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拓展学习内容,对学习有促进作用。

2

 

达标练习

紧扣学习目标,选题精炼、有梯度,重点突出,容量和密度适中。

2

 

重视能力培养和知识运用,注意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具有较强的应用、巩固和诊断功能。

3

 

 

20

环节

教学程序科学合理,教学节奏协调一致,衔接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

 

活动

融入到学生中,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2

 

合理安排学生与教材、作者、编者、教师、同学进行合作交流的时间。

2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

2

 

善于倾听,不随意打断学生。

2

 

素质

思路清晰,教法灵活,书写规范,语言准确流畅,教态自然大方。

2

 

机智

及时采取有效多样的评价和精彩的点拨,激励引导学生学习。

2

 

敏锐的捕捉课堂信息,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恰当处理偶发事件。

2

 

手段

能有效选择和使用各种教具及现代化辅助手段进行教学。

2

 

特色

突出创新精神和个性品质,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学风格。

2

 

 

50

自学

按照学案及教师要求借助各种资料自主有序的完成任务。

6

 

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标记疑问和难点等,以待交流。

6

 

倾听

听准教师的要求和点拨,听准同学的讲解,同时进行积极的思考。

5

 

能及时记录且能提出再生性问题。

5

 

互动

组内分工明确,能有效的合作、交流、讨论,做到全员参与。

5

 

大胆质疑,善于总结方法规律,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5

 

展示内容有选择,展示之前有准备,展示过程有秩序,展示方法灵活有效,展示同学自然大方,展示结果有利于大家共同提高。

6

 

效果

知识与能力达标度高。

6

 

有良好的学习策略、方法和习惯培养。

3

 

学习愿望能得当满足,能体验和感悟成功的愉悦,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

 

课堂文化

10

师生配合默契,生生合作愉快。

3

 

课堂井然有序,气氛和谐、民主、宽松、热烈。

4

 

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动态生成性明显。

3

 

 

 

 

 

观课人:                                       观课时间: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成绩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2010520

点击数:2202次 【字体: 加入收藏 打印文章